• 廖磊【第三十六军长】详细

    廖磊(1890—1939),陆川县清湖镇永平廖村人,1908年赴桂林入广西陆军小学,1911年转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参加武昌起义。廖磊将军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

  • 赖九【陆川唯一诸侯王】详细

    赖九,绰号沤铁九,古城乡陆因村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丧,受地主恶霸赖刚惠等的欺压, 外出谋生,学打铁。曾到桂平、贵县、北流一带当过学徒,拜了7个师傅学习武 ...

  • 清代官员蟒袍“八蟒”吉服详细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陆川县文物管理所藏的清代官员蟒袍—“八蟒”吉服 。      本文转载于《玉博文物大讲堂》第38期|“八蟒”吉服  ...

  • 陆川百科已收录48个词条,已获23位网友点推荐

    陆川修竹庵

    修竹庵简介

     

           修竹庵座落于广西陆川县温泉乡四良村境内的东震山,离陆川县城三个公里。从陆川火车站或陆川汽车站下车后往北至北圩的沙坡路口便可直达修竹庵。

           此庵建于明朝前期。圣庵问世后,由莲宗第七代祖之弟子居云大师到庵主持法事。居云化缘于广东未有归期。明嘉靖年间尼姑慧贤领徒妙玉、妙香执持法事,潜心修炼,尔后陆一清拨产业进庵,一度光大宝殿、佛门兴盛,四时升平。

          清乾隆二十一年再度重修、扩大禅房,清咸丰五年境建摩云亭。此间曾有几位圣尼长此修炼,最为著名者慧靖大师,炼成正果,她圆寂后,留下“万法因缘生”、“万有困果律”的碑刻,只因世事沧桑、古迹溃散、后人无法完整收集。

          今天,我们收集零散古迹,重建圣庵,是我等弘扬民族精神义不容辞之责,更应改革开放之时,创建修竹庵游览区。

       

     

     

    庵主陆一清故事

        明朝嘉靖年间,陆川县四良村东震山下有个富商,姓陆名一清,遁入佛门后,法号五空田。是讲粤语系土白话的人家。这一片山岭田地都是他家的。一清先后娶过三个妻子,生下九个儿子,都长大成人,各有妻小了。为了补齐十足团圆这个数目,他还收养了一个孤儿,这孤儿取名“陆拾”大家都叫他阿十,长到二十岁杀猪卖肉为活。九个哥看不起他,叫他“杀猪佬”。他们势利眼看人、不过是多这一个养子、将来要占一份家产,有利害关系,才嫌忌这个杀猪佬,另外还有两个妹子,也有媒妁待嫁的了。

        陆一清耕读大半生,挣得这份家产真不容易。他生性善良,皈依佛教是到修竹庵拜佛起信发愿后,在家修行的佛门信士。他平生戒杀、戒盗、戒邪淫、戒饮酒、修心养性、专做好事、肯施舍穷苦人,所以年过七十还是鹤发童颜、眼明齿固。先后娶的三个妻子都死了,剩下他这个精神矍烁的老头子。十个儿子媳妇是分炊未分家,由老头按月支付钱米各吃各的。没想到人情淡于水,儿子们黄牛过河各顾各。

         明朝自“洪武”、朱元璋年间,直到第十二代皇帝“嘉靖”朱厚熄,两百年间残酷的封建统治很不得人心,皇帝死了,要把她的爱妃,宫人十个,八个为皇帝殉葬,逼她们上吊,以陪死皇帝入地。广西瑶民起义,也就是从“洪武”到“嘉靖”两百年间时起时落,牵动了王朝主力军多次来征剿。成化年间,韩雍为都督带后马十六万,消灭了候大苟。皇兵杀人好几万。桂东南一带人烟稀少,要从福建移民到广西来。陆川附城老居民有陆、马、孔、曾、尤等姓,李、张、吕、陈、龙、刘、林、王等几十姓人,大多数是明朝“成化”年间起,从福建、广东被迫陆续迁来垦荒占籍的。陆一清的时代,陆川县顶多三万人口,现今的县城和温泉乡的居民不过四、五千人,城肚只有几百人,一座县衙门、几间祠庙、一个考棚、两个城门,城墙圈不到半里。后来迁来的人多了,陆城的祠堂增多,整个陆川街大多有祠堂组成。

         四良村,因是山、水、田、人四方面良好而得名,修竹庵当时已是附城主要的佛庵。佛门和尚住的都叫寺,尼姑住的都叫庵。反正是僧尼出家修炼的地方。修竹庵里常住的尼姑有一老二少,自她们不说肉身姓名,只称法号。老者:慧贤,少者:妙玉、妙香。自她们以后,不知传了多少代,由谁继承依钵,没有详细记载。陆一清是维护修竹庵的首要施主,也是佛门俗家弟子。这年除夕,翁亲自送米、油、豆、白菜到庵给师姑们。以示慰问,并到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座前烧香跪拜,念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尼姑双掌合十,多谢陆翁赠香油、米菜。陆一清回家里,只等儿子们来叫老人吃年夜饭,在自己的房里默默打坐,做起气功来。

        九个儿子各自杀鸡、炸扣肉、炖米粽、做米花、糖散,各自端酒菜到头厅的祖宗神位前供祖,烧纸钱、放鞭炮,然后各顾各,回屋去夫妻对饮。大年卅晚,少不了欢声笑语,一对对夫妻连幼童,叙小天伦之乐。谁也没有想起要请老父到自己房里来吃年夜饭。事前既没安排,通常以长子开始,每天轮流请老人吃饭,九个儿子都知道老头子信佛,不吃猪、鸡、鸭、鱼肉,只吃豆腐、豆类、瓜菜,一顿仅吃一碗半饭并不难侍候。年卅晚的砧板忙,儿媳们个个想:我不请,自会有人请。老二想,有大哥呢,我何必争宠。老八、老九想,我年轻,老头该跟有孩子的哥哥们一起吃年夜饭。

        天断黑了许久,陆一清饥肠辘辘,口又干舌又苦。他猜想,大概是儿子媳妇们以为老子吃斋,不好请到各自屋里去嗅上大鱼大肉和酒味,他们吃完了,也许会送素菜饭孝敬老子的。阿弥陀佛肚大能容天下之事,自然容得十个儿子迟点送饭这件事。孰知多子决不会多福,子多了,各打小算盘,那会记得有个老头子没饭吃。各个儿子媳妇的房里,人声渐寂,有的忙点灯让老鼠嫁女,有的哄孩子睡,有的准备早上拜年供品。

        陆一清舔舔干嘴唇,站了起来,把油灯剔亮,苦笑一声:“十个儿子,老夫没年过。”这时,有人来到房门前,开声叫:阿爹,睡了吗?我卖猪肉回来得晚,请阿爹到我屋里去,儿子做了寿面,素的,孝敬阿爹再吃点宵夜。“老爹说:”阿十,你有心,给我端碗素面来吧,多加一点白菜汤。“

        杀猪佬很快把就汤面送到养父屋里,还加了两只鸡蛋,一碟素菜、瓜酱。他坐在小凳上,看着老人边吃边淌眼泪,不知是何缘故。他问:“爹,不舒服,要不要我帮你按摩呢。“

        陆一清摇摇头说:“没事,平安过年,你也够累了,回去吃年夜饭,用热水洗个澡,早点睡吧.”

        阿十就是心细,孝顺老人,他回去边吃饭边叫妻子烧热水,然后先给老父提来一大桶热水,洗澡过年。大冷天可保暖,过了年要到初八才好洗澡,八者发也,初一到初七是新年上头,洗澡会把财气冲掉掉的。大寒天,一个礼拜洗一次也可以了。不像现在有空调、热水器、浴盘,天天可以洗。

        年初一合家,都到祖宗坛前拜年。陆一清子孙满堂,拜年情境自然热闹非常。陆翁这年拜年的供品与往年不同。他一早便捧来满满两盆银子。子孙们拜过祖宗,鸣放鞭炮后,都向老爹祝贺恭喜,自然少不了,加增福寿这样的吉祥语言。这时陆一清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家大业大,过年热热闹闹,但年卅晚没饭吃的有没有。”儿孙们都议论纷纷,都说:“阿爹说话太多余,乞儿佬都有个年,怎么还有人年卅晚没饭吃的人呢。”老爹说:“你们都说得对,这里桌面上摆着的两盆银子,是赏给昨晚叫我吃饭的人,你们谁叫谁拿去吧。”十个儿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去领银子的。都知道昨晚自己没请老爹吃饭。阿十看看大哥们不去领银,便到阿爹面前说:“昨晚我回得迟,请阿爹吃的素面素菜,算不算是请阿爹吃年饭。”陆一清说:“你既然叫我吃,你就拿银子吧。”大哥们,眼红红的看着阿十与妻子提走满满的两盆银子,心里真不是滋味。

        过了年后,陆一清深思熟虑,把十子,二女都叫到厅上来,说:“要分家,明天,你们自己去犁田,犁得多少块,便于得多少块,以后靠你们自立自强,人多挤在一起发不起来,有本事的到外乡外县占籍去吧。”家里有十头牛,刚好每人可分一头。

        九个亲生儿子好高兴,第二天一早,纷纷到牛栏牵牛背犁田去,选家门口把田犁开了,他们挑选的是冲口外的大田,不要庵垌田,比较起来,庵垌田是瘦瘠一些,但水利好,清山凉水,保收稳产。

        杀猪佬阿十,因为晚上回得迟,睡得晚,第二天起得迟了点,到牛栏去一看,只剩下一头“燥栏牛”即系野性大,未剦的小牛公,好牛都被九个哥哥拉去了,谁拉到谁得,谁犁得几块田谁得。

        杀猪佬,好不容易牵牛出垌,刚套上犁,野性的牛狂奔乱窜,竟破田破垌,闯开了一条长长的犁沟,十多块山边田都被它刮了一路。

         陆一清出来验收了,儿子们还算本份,每人犁得一块田,就立即把田块分给他们。独有杀猪佬垂头丧气说:“爹,蛮牛不争气,我一块也犁不了。”九个哥哥哈哈大笑,有的说:“活该”有的说:“谁叫你不早些拉牛,燥栏牛归你吧。“陆一清说:”我有话在先,犁得几块田就分几块给你,每块开了一条犁沟,就算犁了,有犁路的都归你。“这么一来,九个亲儿子各得一块好田,一、二亩不等。杀猪佬得了十几、二十块,竟有七、八亩之多。两个女儿要陪嫁田,陆一清打开田契籍说:”田契全在这里,你两个挑吧,挑上的就给你。“女儿不识字,但贪多,见到一捆,字写得密密的,以为是好田,孰知她们二人拿到都是些二里外的山冲”米碗田“每女得几十块,但加起来各人得到的仅仅是亩把两亩地,每块一分几厘大,有些仅可下一张耙,只有一、二厘地宽。

        陆一清正式宣告分了家,各做各吃。庵垌的百多亩地,全部作庵产,庵前后的山林,划作庵岭。儿子们要耕庵田也得交租,作庵租。

        分家完毕,陆一清入庵作庵主,拜佛修行布施四方,修建庵堂,广行善事,有茂林修竹、清溪、瀑布、佛掌印、五指石、老君洞、八仙壁……天光、山色、古树、鸟声、水声融为一体,有助于修行者入静。陆一清善有善报,修炼得法,享寿九旬有余,怡然入寂,到了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后,后人重建修竹庵,庵地一百多亩,庵岭上千亩,一直到解放前夕仍属庵产。数百年时过境迁。陆家十子后代多迁到外地占籍,附近陆氏已是旁支。《陆川县志》除记载陆一清拨资修庵之外、碑刻一清轶事到今,修竹庵香火鼎盛之事,皆因陆一清倡导慈善,扶贫济残之由,旧陆川八景之一“妙垌云烟“就是修竹庵垌,清晨在乳白色的晨雾中,青山隐约,流泉潺潺,梦幻般的绿色世界,使你遐想翩翩,置身佛地仙山之间,其乐无穷,谁说陆川无佛,佛在我心。陆一清是亨得善果的明代老人。我们也会悟他独步佛门的善心,登临即仙,神仙事渺茫,谁人能脱名利缰,重游修竹庵,不觉仙风佛骨凉。

        至今留有古人的笔迹:“山主僧,陆一清法号五空田,古石伴禅心,浮云看世俗。“由此可知陆一清的人生观。

                                                                         

                                 陆川县修竹庵游览区经理李汉新根据民间传说及有关资料整理。

    QQ图片20150721143928.jpg